自换届以来,天峻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以“四个聚焦”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平台载体、保障代表履职、丰富活动内涵,抓紧抓实代表工作,扎实推动代表工作深度融入发展大局,激励人大代表主动作为、担当善为。
聚焦“政治建设”首要环节,让代表履职“有方向”。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代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常委会党组“第一议题”,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代表履职培训“第一课程”,推动政治理论教育与履职培训实践深度融合。多措并举组织引导人大代表持续学、深入学、跟进学,强化听党话、跟党走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夯实代表依法履职的基本功,教育引导人大代表瞄准“要事”持续发力,把握“大事”积极履职,抓住“难事”合力攻坚,着力促进工作落实落地。多次开展“天峻人大干部上讲堂”活动,面向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人大代表工作、省委、州委和县委全会精神及人大代表如何审议工作报告等为主题的专题辅导,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聚焦“服务保障”基础环节,让代表履职“有劲头”。扎实做好代表的服务保障工作,保证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为切实做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换届工作中积极探索出“123456”工作法,有效推进人大换届工作稳步进行。先后通过人大工作评比、述职评议、工作评分“表情表”等举措,推动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助推乡镇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坚持需求导向,细化制定代表培训计划,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理论学习与代表交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日常学习、专题培训,定期发放资料和书籍,为全方位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本领打牢基础。建立代表一人一档,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全面详细记录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履行职务的情况,不断推动代表履职高效化管理。木里镇人大抓好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机制,一方面根据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有关文件,结合县人大工作部署及本镇实际,制定木里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制度》等,在制度创新层面实现县镇联动和力量叠加。另一方面根据工作需要,印发《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登记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登记表》等工作表册,保障代表工作规范运行。
聚焦“密切联系”关键环节,让代表履职“有作为”。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有效发挥人大代表服务人民的作用。以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活动室和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提档升级建设为重要抓手,按照海西州人大常委会“三室一站一平台”“四提四品”行动及项目的标准和要求,全力打造“三室一平台”,着力夯实代表工作基础,增强代表工作活力,推动“三室一平台”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大舞台。组织安排人大代表参加会议、调研、执法检查,积极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新源镇人大创新开展“三官一员”(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司法助理员)开展进室服务活动,既向群众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又用专业知识现场解答了群众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与群众搭起了法治“连心桥”,夯实了处理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纠纷矛盾靠法、稳定群众情绪靠法、维持公平公正靠法的基础,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扎根于群众心中。
聚焦“履行职责”核心环节,让代表履职“有实效”。有效地把代表活动抓实搞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牢牢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在“提”上讲质量,在“督”上做文章,坚持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组织开展代表建议集中交办会,常态化推进重点建议跟踪督办工作,推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更有力度、更富成效。针对代表在提出建议时内容不完整、不准确、不符合要求等情况,从调查研究、把握实情、履职培训等工作着手,不断引导代表提高建议内容的质量,确保代表提出的建议选题准、内容实、质量高。定期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面对面座谈会,组织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交流,促成建议的高质量办理,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苏里乡人大以“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活动室”为主阵地,设立“代表意见建议办理”问效栏,全面掌握民意,回应民生关切,形成交办、督办、反馈“一站式”服务,主动跟进、及时跟踪、强化问效,确保每位代表意见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监督实效助推工作落地落实。